业务方案
业务方案
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和业务创新能力,成就高绩效组织
标准成本解决方案
时间:2022-10-10 浏览数:671次
标准成本应用
1.应用准备

1)组织准备:参与的部门、财务部、采购部、技术部、制造部、人力资源部

2)时间准备:指标准成本实施安排及计划安排时间,一般排在会计年度期初进行。
3)数据准备:
材料、产品盘存:
成本核算前对库存商品进行盘存,标准成本支持按存货核算,依据实际进行调整
调整存货计价方式为计划价:目前标准成本在存货档案中取值计划价字段
账务数据与库存核对;

账务整理:科目体系整理,如原采用实际成本体系需要增加差异科目,并依据结转方式设置不同的核算科目。

单位标准成本计算逻辑

单位标准成本计算流程


单位标准成本计算逻辑


标准成本计算逻辑

标准成本差异处理


结转本期损益法 
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差异转入“利润”账户,或者先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至“利润”账户。 

采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应当直接体现在本期损益之中,使利润能体现本期工作成绩的好坏。此外,这种方法的账务处理比较简便。但是,如果差异数额较大或者标准成本制订得不符合实际的正常水平,则不仅使存货成本严重脱离实际成本,而且会歪曲本期经营成果,因此,在成本差异数额不大时采用此种方法为宜。


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 
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当然,这种做法会增加一些计算分配的工作量。此外,有些费用计入存货成本不一定合理,例如闲置能量差异是一种损失,并不能在未来换取收益,作为资产计入存货成本明显不合理,不如作为期间费用在当期参加损益汇总。 


处理方式选择原则
会计准则的倾向:中国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财务报表中存货要以实际成本进行反映和体现,因此按国内会计准则的精神更加倾向于按“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法处理;

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企业可根据上级集团的指导精神或内部财务管理的要求,综合判断,同时建议征得审计、税务等机构的意见; 


2.标准成本分析
1)差异分析


2)销售预测
3)单位标准成本比较分析、调整



立即开启您的数字化转型体验之旅
Copyright © 上海通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2174号-1 技术支持:上海网站建设
Copyright © 上海通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2174号-1 技术支持:上海网站建设